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占地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是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
新馆于年8月10日奠基开工,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并以现代技术手段诠释了古人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整个建筑群如山似阙,跌宕起伏,雄浑大气,成为太原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40余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此外,该院的图书馆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基础设备、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图书计16万余册,古籍11万余册,其中善本函、册。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以下是部分山西博物院的馆藏精品:
西周·鸟尊
这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该院门口的标志就是这个鸟尊。
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
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
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商代·云雷地乳钉纹瓿
商代晚期云雷地乳钉纹瓿,高20.5厘米,腹径29厘米。年石楼县后兰家沟村出土。盛水器或盛酒器。
敛口,溜肩,鼓腹,圈足。颈部饰双弦纹,肩部高浮雕三个兽首(或羊首),肩饰目雷纹组成的夔纹,腹部饰斜方格云雷地乳钉纹,圈足饰雷纹。通体光亮如新,纹饰细腻规整。
西周·虞侯政壶
山西博物院馆藏的这件文物,与“唇亡齿寒”故事发生的那个国家有关。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即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但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馆舍,乘其不备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
这件文物,叫虞侯政壶,通高41厘米,口长17.3厘米,宽12.6厘米。年征集。盛水或盛酒器。
长方口,平沿,下腹外鼓,高圈足。肩部两侧有兽首衔环。颈部饰凤鸟纹,腹部为十字条带纹,圈足饰波曲纹。
口内铸铭文4行24字:“唯王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作宝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虞国铜器存世极少。更为难得的是,虞侯政是至今已知唯一的一个虞君的名字。
春秋·匏壶
匏壶,春秋时器,高40.8厘米,最大腹径18.2厘米。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盛酒器。壶盖为圆雕的鸷鸟形捉手,鸟喙大张,双目圆睁,全身饰精美的羽翎纹,层次分明;爪抓两条奋力挣扎的小龙。鸟腹下有子口凸榫,套于壶体母口内。壶颈长而侧倾于一侧,鼓腹上有一虎形鋬,虎口衔一环,有链条与盖鸟尾连接。壶口沿下饰一周绹索纹,腹部饰4组乳丁蟠虺纹带。
匏壶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匏瓜星”有关。
春秋·刖人守囿车
刖人守囿车,西周晚期青铜艺术精品。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厢式六轮车。车顶部有双扇盖可以开启,盖面嵌有一猴形捉手,周边围绕四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器壁饰相背的凤鸟纹,并有兽形装饰,器足由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可挽环牵引,可用手推转动。
器壁一侧有一小环,另一侧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的人,头戴尖帽,左脚残,左手持拐杖,门栓从此人的右臂腋下穿过,控制车门开闭。
整个器物可转动的部位共计15处,共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
此器实际上体积很小:
春秋·莲盖夔龙纹方壶
通高66.7厘米,口径23.4厘米,最大腹径35.6厘米,圈足径25.8厘米
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一组四件,形制、大小、纹样皆相同,此为其中一件。
长方形华盖,中空,有一周凹槽,四周八片镂空外侈的莲花瓣,呈波浪式,每片莲花瓣内饰两条夔龙。子口可插入壶口。壶体母口,厚唇内敛,承接华盖。修长束颈方筒。颈两侧有一对壮硕的兽形耳。
兽回首卷尾,蹲立,眉目清秀,卷鼻,獠牙。肩外弧起棱,鼓腹,腹最大径接近壶底,圜形底。喇叭形方座,圈足。
春秋·晋公盘
这个精美的铜盘,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给他的女儿孟姬打造的,作为嫁妆。曾被盗墓者盗卖到国外,去年才追回。
晋公盘是晋文公时期特制的青铜礼器,国家一级文物。曾被盗墓集团盗掘贩卖到境外,年山西警方从境外追回。
晋公盘口径40厘米,总重余克;浅腹平底,内底中央饰有一对精美浮雕龙盘绕成圆形。
双龙中央,有一只立体水鸟。双龙之外,还有四只立体水鸟和四只浮雕金龟。再向外延,又有三只圆雕跳跃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圈,则有四只蹲姿青蛙、七只浮雕游泳青蛙和四只圆雕爬行乌龟。
这些圆雕动物,都能在装置原处作度转动,鸟嘴也可以启闭,乌龟头也可以伸缩。
器物雄浑多姿,呈现了我国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最高工艺水平。
在晋公盘内壁,有七处铭文,每处三行,共字。这些铭文呈现“春秋五霸”晋文公时期的盛世气象,传递了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
晋公盘铭文的释文:
在周历的某年正月初吉丁亥这天,晋公说:我的始祖唐公,接受了大命,辅佐他的父亲武王,以威严的戒令管理众多的非华夏部族,开拓疆域,到达大廷,四方部族都很崇敬(唐公)。成王命唐公建都於京师,在众多被征服的部族的土地上做主宰,建立自己的国家。我的父亲献公,聪明叡哲,坚强而威武,庄重而善良,美名传世,神灵显赫的在天上,遵从天命,以修习我身,让晋国甚为安好。晋公说:我这个小子,效法先王,秉持其德,肃敬如常,安和所有诸侯国,众邦没有谁莫不日日恭顺于晋邦。我蓄养众多俊士,作为左右帮手,保卫治理王国,小心谨慎地辅佐天子,国事不管好坏,都以敬畏之心待之。广开疆土,虔诚的对待诸侯间的盟誓和祖先神灵的祭祀,诚恳的、恭敬的酬答神灵,协调理顺百官。今铸造大女儿孟姬的嫁妆,孟姬你这孩子,(嫁到楚国后)整治好你的家室,作楚国国君的嫡妃,昭显万年,藩翰晋国,世代不断地永宝此器。
晋侯(pí)壶
高68.8厘米,腹最宽35.2厘米。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盛酒器,出土于晋献侯墓中。共两件,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椭方形,带盖。长颈,象鼻形兽头套环双耳,鼓腹,圈足。
盖部为高浮雕镂空波曲形装饰,盖面饰体躯交缠的吐舌龙纹;颈部上下依次饰兽目交连纹、波曲纹和鳞纹,腹部饰双体龙纹,龙首为高浮雕,圈足饰兽目交连纹。
盖内铸铭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pí)作尊壶,用享于文祖皇考,万亿永宝用”。晋献侯“”是墓地中唯一能与《史记晋世家》记载姓名相吻合的一位晋侯。
汉·雁鱼铜灯
通高53.8厘米,长31.3厘米,盘径10.5厘米。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
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
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屏板、鱼鳞和雁翅均有彩绘。
战国·铜牺立人擎盘
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
“牺”是古代祭祀所用牲畜的称谓。该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