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团在沙窑村合影。
沙窑村第一书记王苗奎(右)给记者讲述该村发生的巨变。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高增平)7月5日下午,“看吕梁、讲法治、话平安”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吕梁市委政法委扶贫点——石楼县罗村镇沙窑村。整洁的村级服务场所、错落有致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让人眼前一亮,媒体记者一同感受了这个贫困村正在经历的巨变。
王苗奎是沙窑村的第一书记,年8月经组织选派他离开城市常驻沙窑村已经快两年了。把村民当家人,把村事当家事,王苗奎在这里与村两委班子一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之战。访民情,听民声,谋发展,争项目,靠着一股子韧劲,王苗奎和他的“团队”让穷乡僻壤的沙窑村焕发生机。
如今,村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沙窑村也由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县的先进村,今年又被石楼县确定为全县农村“三基”建设示范点。
村里干净整洁。
村里要发展,班子必须强!
第一书记王苗奎、村支书张瑞平、村主任张世光带领村两委成员拧成一股劲,将本村各项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积极谋划,认真实施,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村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党支部议事等各项制度,完善了各类档案,建立了党员监督栏、村务公示栏,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目前班子成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日常活动民主、和谐。
村民生活要提高,基础设施缺不了!
两年来,沙窑村先后实施了户户通引水工程,新修、维修了田间道路,筑河坝,改良盐碱地,全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田间道路农用机械均可到达。此外,还改造了旧学校,修缮了党组织活动场所,维修了戏台,新建了文化广场和村级卫生室,村民的日常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
如今,村委每天有干部轮流坐班,村委大院既是村委办公、村民办事的地方,又是村民娱乐活动的中心。
石楼县沙窑村里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
村民腰包要想鼓,村里产业不可少!
只有村民有钱挣,能致富,村子才能活起来,彻底甩掉“穷帽子”。沙窑村第一书记王苗奎经多次外出考察,与村民商讨,认为沙窑村在产业上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夯实现有核桃林产业,二是发展新型蔬菜种植产业。
目前,该村投资对亩核桃林进行提质增效,并且全部由本村村民实施,实行自家的核桃树,自己整坑、刷白、修剪,政府验收合格后,直接兑现到帐。仅此一项,涉及的3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至少元以上。
与此同时新建蔬菜大棚15栋,由15户贫困户承包耕种,为亩平地安装了喷灌设施,为蔬菜种植打好基础,预计包括29户贫困户在内的49户农户将可实现增产增收。
为了提高生产销率,方便村民务农,沙窑村还投资9.3万元为村集体购买了东方红拖拉机及旋耕、翻犁、秸秆返田、播种等配套农机具,农业机械化正逐步实施。
石楼县沙窑村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
此外,沙窑村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余元,40%将用于集体经济,60%将用于20户深度贫困户的救济救助。
昔日的沙窑村贫穷、偏远,如今的沙窑村在帮扶干部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迎头赶上,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相信彻底摘掉“穷帽子”的那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