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深贫的石楼“战法”
——石楼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事
□本报记者王洋通讯员高寄洲
日前,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批准16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中,石楼县位列其中,该链接不断被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争相转发,互相点赞,石楼人民强了底气、添了锐气、大增士气。十八大以来,石楼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刚性指标任务,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缕来之不易的曙光,来自石楼县人民万众一心的拼搏和奋斗。
成绩单里看成效
脱贫攻坚责任沉甸甸,成果也沉甸甸。从直观数据看,石楼脱贫攻坚各项刚性指标任务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大飞跃。
全县累计实现户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54.76%降低至0.31%,下降54个百分点;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年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吕梁全市第一,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农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全部投入使用,户搬迁群众实现入住,户危房改造完成全部入住;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农村面貌取得显著变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PPP融资模式建设96条千米的“农村四好公路”、村卫生室、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电、网、无线电波覆盖率达到%。
数字的飞跃体现在现实中就是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快速提升。
经验样板看智慧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智慧。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石楼经验、石楼样板层出不穷。
“党支部+造林合作社”创新机制,被誉为“吕梁生态脱贫的升级版”,形成了“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的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5万多贫困人口享受到生态脱贫的政策叠加红利;石楼“金鸡产业”扶贫计划,每年所得租金万元,用于贫困户资产收益分配和其它精准扶贫工作,可带动余名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推动形成“稳长清”产业带贫减贫机制,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光伏产业”扶贫红利让全县个贫困村户贫困户稳定关联“阳光收入”,探索出一条光伏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实行转移就业增岗、公益岗位增岗、扶贫车间增岗,创优培训、创新服务、创业帮扶的“三增三创”举措,累计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促进稳定就业,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认可。另外,“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从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和服务、政策激励等多方面,帮群众种起增收“试验田”,累计投资万元左右,实施提质增效工程27万亩左右,涉及贫困户1.24万户4.35万人,人均年增收元左右,辐射带动了10万亩谷子提质增效。积极探索的农业生产托管改革实践,依托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生产托管、经营托管等模式,累计托管、半托管面积达2.2万亩次,推广新品种面积1.5万亩次,收购玉米等农副产品共计2.2万吨,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市范围内被广泛推广。
攻克深贫看巩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石楼县围绕脱贫成果巩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精准发力,为群众增收“加码”,为群众获得感“加量”。
“3+6+X”产业增收计划成为群众稳定增收根本支撑。培育绿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生态养殖业三大主导产业带贫增收,实行直接帮扶、村集体帮扶、委托经营帮扶、政策性帮扶、合作社引领、社会帮扶“六种”产业精准帮扶模式连村到户,推行“X”多元化发展产业和多样化产业帮扶模式助农增收,推出“塬谷石楼”区域公共品牌,统一营销策划和品牌运营,打响小米、红枣、核桃、红薯、蜂蜜等有机特色农产品品牌。
住房保障方面。专门设立移民中心,实行日检查、日督办、日汇报,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实施入住奖励,旧村拆除复垦、强化搬迁后续保障,户人搬迁群众实现入住。创新土窑洞改造模式,被省住建厅采纳在全省推广,解决了危房改造现实问题。
同时,在医疗方面,着力构建“六道防线”,贫困群众入院救治自付比例保持在10%以内。教育方面,除了精准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年普通高考达线率达到49.9%,连续十多年高考成绩排名吕梁山区九县前列,充分发挥职中教育资源优势,为每个贫困家庭免费培养培训一名劳动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农村低保线提到元,共户人受益,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事非经过不知难,越战越勇志弥坚。“小康路上,一人不拉”年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军令如山,“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石楼党员干部践行践诺号角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