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404/7026116.html造林添收益日子有奔头“红枣一掉,栽树时到。”望着被夜雨打落的红枣,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义牒镇道堡村村主任刘彩红喃喃自语。道堡村藏在沟壑纵横的吕梁山里。一大早,村民刘升川兴冲冲地走进了刘彩红家。“今年夏天承接的还有多亩没种完,这两天该行动了吧?”这几年跟着刘彩红在造林合作社里干,刘升川每年增收1万多元。因年轻时不慎摔伤,刘升川一直干不了重活。家里两个娃,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大学,刘升川压力很大。4年前,听说村里准备成立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刘升川小心翼翼地对刘彩红说:“只要不挑扁担,手上的活我都能干!”生态扶贫是吕梁山脱贫的重要模式。“吕梁山水土流失严重,有大量坡耕地撂荒,可供绿化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吕梁山又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任务较重。”市扶贫办主任陈林强介绍,增绿、脱贫增收重任一肩挑,生态和扶贫的结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最早尝试生态扶贫的是吕梁市岚县。以往绿化都是由专业工程队竞标,当地探索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议标承接绿化工程,以此帮助合作社中的贫困户通过劳务增收。年2月,其他村都还在观望的时候,刘彩红牵头成立了道堡村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33户,占合作社总户数的88%。不久,他们就通过议标的方式,承接了乡镇的亩退耕还林地。条件艰苦,造林活不好干,但刘升川很珍惜这个脱贫的机会。按照造林合作社的分工,他负责“打坑”。两个月工夫,合作社把树栽满了阴坡,刘升川也挣了多元。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出来觅食的羊很快把刚栽下的油松苗啃得干干净净。没办法,只得补栽,好在几年下来,刘彩红早就摸索出一套办法,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由此,生态扶贫模式在吕梁山迅速铺开。到去年底,吕梁市个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人均增收元,完成造林万亩,完成退耕还林万亩,近3年绿化面积超过此前8年总量。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境内输入黄河泥沙量减少多万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造林提速后,宜林地越来越少,但贫困人口的增收要持续稳定,不能只靠短期的种树劳务收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介绍,省里提出生态扶贫的“五个一批”,除直接造林务工,还有退耕还林奖补、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都能带动一批群众脱贫。石楼县林业局局长李红平说:“村办合作社能做的不仅是造林绿化,还有交通水利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惠及更多村民,同时帮助集体经济破零。”这不,道堡村的合作社今年刚完成“扩容”,社员增加到人。刘彩红盼着能承接更多活,让村民跟着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