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石楼只有一条街;那时候的派送工具是一辆老式的凤凰牌自行车;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时兴,读报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那时候我还年轻,是个精神小伙儿。”谈起20年前初到邮政局担任投递员时的情景,山西省石楼县义牒镇留村的陈宝林感慨万千。
55岁的陈宝林,每天早上8点钟都会准时出现在石楼县邮政局的大院里,卸货、扫描、分拣、派送,虽然左腿残疾,走路不太方便,但他很是勤奋,办事效率并不比别人低。
“整个单位,我最钦佩的人就是宝林大哥了,他是全国劳动模范,是我们单位所有人一致公认的好榜样。”年轻的“邮妹子”孟繁梅告诉记者。年,陈宝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只要有人的地方邮政就能送达
多年以前的石楼县城,居民居住分散,多数居住在山上,道路曲折难行,又无街道门牌号,按时送到每一份邮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是一个腿有残疾的人,“认真也好、执念也罢,我就是觉得,不管狂风暴雨、不管寒暑节假、不管距离多远、不管走多少里路,就是爬着也要把信件送到客户手上。”陈宝林说,“不能因为咱腿有残疾,就要求大家对自己区别对待。”
遇到书写不清楚、地址不明确的快件,按正常流程是可以退回的,但陈宝林没有这么做。他想,既然是个人快件,一定很重要,退回去不就耽误了吗?所以,每次他都克服种种困难,四处打听用户消息,直至快件找到主人为止,陈宝林带着满满的回忆向记者讲述。局里所配备的投递专用自行车派不上用场,他就步行,翻山越岭、上山下沟、反复寻找,等回到家后,别说那条病腿,就是那健康的腿也累得无法动弹。
16年前的一个冬日,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在县城南寺畔送信件的陈宝林不慎摔倒,腿划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当时的他忘了疼痛,第一时间,就是捡拾散落在雪地上的信件。
见证邮政新时代不断开展新尝试
代收货款和账单这项工作繁琐复杂,没有人愿意接手去做,但陈宝林不怕,他从来没有和别人提起过这份工作是难度大、又容易出差错的苦差事。在代收货款和账单过程中,他动之以情,晓之已理,耐心诚恳地做好每一位客户的工作。针对一些不理解的客户,他绞尽脑汁和他们沟通交流,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近年来,他共投递特快代收上千余件,物流数万余件,无一件因工作不到位贻误的客户。
年,陈宝林调岗至寄递事业部,开始了揽投生涯,在揽投项目中,开发法院标准快递邮递项目,邮件数量每月达百余件;开发政府各部门标准快递邮递项目,邮件数量达百十余件;各类集邮产品销量达数万余元;脱贫攻坚战中的电商项目,每天邮包数量达百件,“很累,可我舍不得撂下这份工作,觉得很有意义!”繁重的工作量下,陈宝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真正做起了城乡致富路上的搬运工。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电商平台和邮政合作深入田间地头,直接收购农民的产品,陈宝林更是一刻也没闲着,对接农产品的过程中,他帮忙上树摘水果、下车间打包,上称、打单、装邮车,每一个环节陈宝林都有条不紊地兼顾着。20年的时间里,他当过投递员、账单员、平安保险兼代收员、物流信息反馈员及揽投员等多种角色,见证了邮政事业的各个时代,不断开展新的尝试。
陈宝林同志关心老年、体弱客户,常常用自己的方式将关怀送到他们身边。对待同事、朋友他都以诚相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和安慰。他常说“单位就是家,同事就是最亲的人,亲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帮助。”在同事看来,他活脱脱一个“精神小伙”,没有一丝50多岁的样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一个又一个走进邮政的年轻人。
在派送报纸的过程中,陈宝林不忘加强自身建设,只要稍有空闲,他就会研读报刊杂志,“20年了,吕梁日报的头版信息,只要是关于咱石楼县的新闻报道,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