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到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从晋陕两岸的群峰叠翠中穿插而过,让人豁然心旷神怡。极目远眺,群峰和着古镇的厚重,黄河宛如一条宽大的绸缎盘绕在山底,唱着豪迈的黄河号子激荡东去。
三交全貌“三交”由来
三交村地处柳林县三交镇政府所在地,自古村镇一体。三交镇南跨屈产河与石楼县曹家垣乡毗邻,北接柳林县高家沟乡,东与留誉镇接壤,西临黄河与陕西绥德、清涧县一水相望。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作为千年古镇,三交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宁乡县志》和《中阳县志》记载,三交古镇禹贡为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战国属中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起属西河郡中阳县,北周属离石郡平夷县,直至隋、唐、宋均属离石郡平夷县,金明昌六年(年)中阳县改为宁乡县,又属于宁乡县,民国三年复归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属于中阳县第三区。年新组建柳林县时,三交镇又划归为柳林县。
勤俭老店“三交”地名从何而来?流传至今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为三交地处中阳、石楼及山西清涧三县之间,故取名三交;二是三交北有留誉河(俗称大黄沟)流入黄河,南有屈产河与之交汇于黄河,三交正好处于黄河、留誉河、屈产河三水交汇的中心,故名“三交”;三是相传古时候黄河水一直向西紧靠陕西石崖奔流向西而去,流水的不断冲刷,给黄河东岸淤积了余亩肥沃土地,古人就在这块天赐的肥沃土地上修建起来南北三条街、东西一条街,由于南北三条街与东西一条街相交,取名“三交”。在这四条街交汇之处,取名“十字街”,并在十字街中心建有四眼楼,紧邻街道的缓坡取名“坡上”(即现在坡上村)。
枣笆据李斌元老人讲,古时候三交俗称“坡上村,下坪街”。在隋唐时期就已繁华的街道由十村组成一镇,俗称“十村一镇”(古称十村一港)。这十个村是党家寨、党家沟、井泉峁、崖头望、坡上、沙坪则、灰则圪垯、刘家圪坮、枣园塌、石滩则。这十个村在盛唐时期就沿河修建起“三教寺”、“龙王庙”、“老爷庙”、“三官庙”、“文昌庙”、水台山“真武庙”,唐朝贞观年间修建“水台山”、三教寺”时。
世事变迁,天地沧桑。相传元朝年间,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把紧邻河畔的三交下街道及余亩水田吞没冲走。勤劳的三交人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在官府的带领下修建了坚固的黄河大堤。到清光绪元年(年)夏天,大雨如注,一连三天三夜,黄河泛滥成灾,洪水把古镇的又一条大街连同店铺无情地卷走,只留下满目疮痍,余亩水田变为河床。尽管如此,勇敢的三交人民并没有因此灰心,他们发扬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洪水过后重振旗鼓,筹建家园。为了使河堤更加坚固,经得起洪水的冲击,吸取几次洪灾的教训,专程到交口县石口村请当时驰名的水镜先生,来三交实地考察,精心规划,设计出了名为“凤凰双展翅”的河棱,形成了现在三交旧街道的商业大街。现在站到陕西“介首滩”瞭望对面三交河棱,就感觉三交像一只凤凰展翅腾飞。
兵家“三交”之地
历史上“三家分晋”的故事与柳林三交相关联。公元前年,赵、韩、魏三卿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年,赵、韩、魏三家通过周威烈王册封,正式成为诸侯,跨入战国七雄之列。柳林三交是当时魏国的边境,三交位于三国的交界地段,北与赵国之边邑蔺(今柳林孟门)为界,西隔黄河与秦国为界,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大历史背景下,因黄河古渡的有利条件三交也成为秦、赵、魏的必争之地。魏国的大将吴起沿黄河巡逻时,发现了地形居高临下的三交坪上村,在这里修筑了吴王城(现在坪上村有吴城沟和吴城垣)。这座城池背山面河,南可以进攻韩国,北上可夺赵国城池,西以黄河为屏,可以据守抗秦。因此,柳林三交就成了历史上秦、赵、魏三国交兵的“三交”。
黄河古渡据《宁乡县志》和《中阳县志》记载:“吴王城,在县治西一百五十里,交原(即坪上垣)上有遗址,俗称吴起寨云。
距今余年的军事要塞,经岁月沧桑,战乱、人为等灾害侵袭,现已面目全非。吴王城原四门,现存东门遗址,高19米,宽13米,俗称“东圪都”,南门遗址,俗称“城门廊乱”,70年代仍有城门洞,后塌毁。城北现存约长米,宽米,高12米的一座长方形大土,名为“马则堎。”(亦名吴起台)“则堎”是当年吴起将军训练战马的军事土丘和点将布阵之台。该土丘古代用一层层灰土铁朔而起,坚若磐石,固若金汤。七十年代,大搞农建时,推土机、铲车都铲不动此。再往北是约0米的大沟,名为“吴城沟”,沟北面有余亩垣地,传说是吴起将军当年练兵的校场,俗称“吴起坪”。
吴王城遗址商贸码头“三交港”
在古代,三交除了军事地理的优势之外,也是晋西北的一个商品集散中心,它以黄河河道的优势,上至碛口、榆林、包头,下接石楼、永和、清涧,东邻柳林、离石,西连绥德、延安,成为晋商向西北地区扩展的一个水旱大码头。当时,三交的黄河航运很发达,俗称“三交港”。码头上千船百筏,川流不息,许多木船往返于晋、陕峡谷之间,从碛口、孟门、军渡等上游来的货船,装着瓷器、铁器、杂货等;从下游上行的货船装着粮食、红枣、棉花,这些农副产品大都是从石楼、永和等地运来。粮食红枣在码头上靠岸之后,再由骡马、骆驼运往穆村、柳林等地。一到冬天毛驴、骡马、骆驼便成群结队地驮着粮食、红枣等农副土特产品从三交出发,行进在崇山峻岭的古道上。当地有一句民谣“驮不尽的三交,填不满的穆村。”在二十世纪初,三交街镇上有名的商家店铺就多达五十余家,肩挑摊贩数以百计,骡马店铺二十多家,从事商贩的人数约有五六百人,各种行业应有尽有:粮食、红枣、麻油、中药材、皮毛、卷烟、池盐、杂货、土产等比比皆是;饭店、酒馆、当铺、药铺、斗行、妓院、骡马店、骆驼店、油盐店、染坊、粉坊、糟坊、银匠、铁匠、木匠、小炉匠、泥水匠、纸匠、画匠到处林立。
黄河码头在晋陕沿黄两岸,最有名气的商行有:经营粮油的“德胜兴”、“永德厚”、“三和长”等;经营饭店酒馆的有:“万盛泰”、“万兴隆”等;有名气的骡马店是:“勤俭老店”、“同义店”等;有名气的当铺是“三合成”、“恒源当”等;有名气的药铺是“锦兴泰”等;经营百货日杂的有:“仁义堂”、“万和玉”、“四义堂”、“德和厚”、“自成永”(“德和厚”、“自成永”这两个久负盛名的大字号是李生哲于清光绪年间在街上经营各种百货、日杂、土产的店铺。
三交村支书强周元介绍,勤俭老店位于三交村前街,是明清时期远近闻名的骡马大店。老店坐东向西,东西长49米,南北宽23米,占地面积19平方米。该店创建于嘉庆年间,主要为客商提供住宿和饭店的便利。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风格。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是大门、南北店铺棚栏护卫、一进院南北窑、二进院门、正窑,南北两侧分别是一进院枕头窑、厢房、北窑、马棚等建筑。大门为砖砌拱券间随墙门,设板门两扇,门额上方匾额题“勤俭老店”。
明清街据李九林编写的《柳林县志资料》记载,李应节在二十世纪初把商贸发展到汾阳城、柳林镇、石楼转角镇,老字号“广兴厚”誉满晋西。)古镇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月和十月为三次古会,每月逢一逢五是集日。逢集遇会,耍猴的、耍把戏卖艺的、算卦的、卖饼子、卖油糕、卖麻花、卖饺子、卖包子、卖豆腐的……叫卖声、吆喝声,摩肩接踵,熙来攘往,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我是在三交街上长大的,儿时身临其境,集集会会,红火热闹的情景,至今回味无穷。当时的民谣:“三交家不点灯,介首家不起身”、“黄河大浪声声急,清绥木船码头立,往来不散镇上客,夜半灯火人未息”,就是三交集会繁盛热闹的真实写照。现在沿新建的红枣街向南行就到了原来的古街一石头街上。街道两旁那些灰色、古朴,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旧店铺已是残垣断壁,有的门面已改修为现代水泥楼房。当年那么繁华的商业店铺如今却是人去楼空的寂寞,当年如此繁忙的码头,留给后人的是一片冷清而荒芜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