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十三五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吕梁市“十三五”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刘小宇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千家万户。我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各项食品安全整治,构筑起一道从田间到餐桌的百姓食品安全防线,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底线,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图为离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农贸市场检查商户冷库进口海产品的贮存条件,确保食品冷冻冷藏符合温控标准。

记者刘亮亮摄(资料图片)

从年起至今,我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5年“蝉联第一”。

强化联动,构建共治格局

近年来,我市依托农产品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截至年底,全市现有畜禽养殖企业4万余家、畜禽屠宰企业23家、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家、农资经营门店家,食品生产企业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家、食品流通经营户家、餐饮服务单位家,这些地方正是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

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的重要指示要求,自觉扛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切实增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政领导亲自部署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研究制定了《吕梁市贯彻落实〈山西省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吕梁市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清单》等方案,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强化考核考评,将落实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跟踪督办、全市目标考核、政治巡察和平安吕梁考核评价范畴;成立市食安办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食安委成员单位食品安全考核工作,有力推动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针对食品安全工作链条长、风险点源多、涉及部门多的实际,我市着眼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坚持部门共治,压实监管责任,凝聚各方合力,努力把食品安全防线筑得更加牢固。农业部门强化源头治理,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综合监管,公安部门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加强粮食管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食品运输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污染防治,同时,教育、民政、住建、文旅等部门在校园及周边、养老机构、建筑工地、运输站点、高速服务区、机场、旅游景区等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全市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监督,管控食安风险

“十三五”期间,我市始终坚持全程监管,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无缝隙监管格局,以整治推进创建工作,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突出“三大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持续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推进食品生产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在巩固白酒和肉制品全面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的基础上,我市鼓励引导配制酒、食醋、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及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建立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成品出厂销售四大关键环节无缝衔接的“四环一链”全周期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信息可查询、风险可管控、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目前已完成家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快检实验室体系建设。市公安局率先建成全省第一家食药快检实验室,购置14台流水线快检设备,可满足60余种食品、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快速定性检测,解决了送检难、定性慢、成本高的瓶颈问题;推进学校(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通过视频播放、网络直播、透视明档等方式对食堂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展示,强化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进一步提升了餐饮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市家学校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感受到“看得见的放心”。

同时,强化监督抽检,实行靶向施策,通过强化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强化农畜水产品例行监测、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力度、做好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开展收购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有效管控了食品安全风险。

创新思路,打造特色亮点

除了强化监管,我市还创新思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吕梁模式”。

创新食品安全“八化监管”机制,监管效果明显提升。全力推进网格化监管、格式化检查、痕迹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常态化抽检、信息化建设、法制化保障、社会化共治“八化监管”新机制,以食品安全协管员、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五级网格为基础,将市县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分区划片责任到人,依法实施监管,健全监管责任体系,筑牢监管工作基础,增强监管效能。

创新制定食品标准,以标准引领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标准化法》实施为契机,积极申请市级地方标准制定权限,在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取得了标准制定权。帮助汾酒集团制定了《清香型大曲白酒》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市团体标准的空白,支撑企业在白酒行业持续领跑;指导石楼县制定了山西省第一个有机谷子标准——《石楼有机谷子种植规程》,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指导企业制定内控标准《青塘粽子生产技术规程》和《山西茗玥枣芽茶生产技术规范》,以标准引领食品安全,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引导汾阳制定了《汾阳市十大名吃》《汾阳市十大名菜》等20个团体标准,推动餐饮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创新食品生产信息化追溯体系,做到全程可管可控。软件研发方面,以强化过程管理、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应急管理为重点,将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成品出厂销售四大关键环节无缝链接,建立“四环一链”全过程开放式信息化追溯系统平台;试点先行引领,以白酒生产企业为试点,选择汾酒股份公司为信息化追溯示范单位,研发了层次较高的“引领版”平台,在大型企业推广,选择汾阳王酒业为中小型企业试点单位,研发了经济实用的“适用版”平台,在中小型企业推广使用;积极稳步推进,对全市户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开展以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平台应用为主的专题培训,在食品生产企业较多的汾阳、文水召开现场会,强力推进酒类、肉制品、食醋等高风险重点企业的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通过努力,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基本实现了产品“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信息可查询、风险可管控、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的总体目标,初步建成了“互联网+监管+营销”的多功能信息化平台。辽宁、天津、甘肃、陕西等省市有关部门来我市观摩学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来我市进行实地调研,对我市的食安工作予以肯定,食品生产信息化追溯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吕梁名片”。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于特殊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高标准落实党政同责,以更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弘扬吕梁精神,持续找差补短,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努力为我省转型发展蹚新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作出吕梁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3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