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逛逛当地的博物馆,那些有故事的历史遗存,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特色。最近去了趟山西,正好今年是山西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山西除了地面的历史建筑遗存是全国之最外,地下出土的文物也是非常多和精彩的,地面上的历史建筑物无法移动且分布广泛,想要全部看一遍可不容易,那就先行参观藏品丰富的山西博物院,初步了解属于山西的晋魂晋韵吧。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旧馆展厅一直借用太原文庙,年新馆落成后,正式定名为山西博物院。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雄浑大气的山西博物院坐落在秀美的汾河西岸,如斗似鼎的主馆气势如虹。博物馆不收门票,凭身份证即可入内参观。走进圆形大厅,正中立着金光璀璨的建院百周年标识,大厅上方的采光顶呈八角状逐渐向上收拢,这是来自应县木塔的造型。
馆藏珍贵文物约40万件,共设12个展厅,每个展厅主题明确、分类清晰。由于藏品实在过于丰富,文章篇幅又有限,今天仅介绍个人最喜欢的夏商踪迹、晋国霸业部分展品。照片为震院之宝的西周初年晋侯“鸟尊”盛酒器,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在凤鸟的背上,还有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大鸟回眸、小鸟偎依,构思奇特,精美绝伦。可惜原件正在修复,展品为复制品。
西周“猪尊”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夫人墓中。器作猪形,猪嘴凸出,嘴角獠牙外露,双耳斜耸,形体肥硕,腹部中空,四足粗壮,尾巴上翘,背脊有鬃毛,背部有圆形开口并附盖。此外还有獏尊、兔尊等青铜盛酒器,每一个都异常精美。
西周“鸟盖人足盉”,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也是盛酒器。器体扁圆,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上有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条与器体相接,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器下为两个半蹲人形足,身前倾,背负器身,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整体造型别致,构思奇特。
西周晋侯(pí)壶,周样出土于晋侯墓地,共两件,为大型盛酒器,通高68.8厘米,腹最宽35.2厘米。此壶的口、盖结合处与普通的壶不同,从外形看,壶盖似乎与常见的子口内插的壶盖相同,实际上是壶口开在四周镂空波曲形华冠之中,盖为平盖,上有山形镂空捉手。整体造型别致、雄浑,纹饰华丽、流畅。盖内铸铭文4行26字,记晋侯(pí)作此壶,用于祭祀其祖父。
侯马盟书,年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的玉片。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权卿们为寻求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盟誓”活动频繁。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盟书余件,其中字迹可辩者余件,这些文字是考古史上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且笔法流畅,字形多变,极具艺术价值,也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商代“鸮卣”,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鸮卣为盛酒器,形如两鸮昂首相背而立,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因其外形酷似“愤怒的小鸟”,被网友戏称为最萌文物。
商代晚期“兽面纹龙首提梁卣”,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为盛酒器,整体如椭圆形,龙首形提梁,饰方格纹。腹部花纹由雷纹、目纹、夔纹和蝉纹等组成倒置的兽面纹,圈足饰有一圈云雷纹,是一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更多馆藏,后面有机会再撰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