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是个好孩子”“李书记是个热心肠”……走在石楼县裴沟乡后土门村路上,听到村民如实讲到。村民口中的“李书记”,正是市园林绿化中心派驻石楼县裴沟乡后土门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家欣。
勤入户、广走访,村情民意都知道。
“要想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有所作为,必须先了解村情民意。”这是李家欣进村第一天,对工作队员讲的话。从那时起,李家欣就带领队员们深入百姓家中,面对面交流谈心,访民情、听民意、察民忧,详细了解村情民意。经过几天的走访了解,李家欣对后土门村的点点滴滴熟知于心、了然于胸,为开展好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抓党建、强支部、狠抓学习聚民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如何让老百姓增加收入这个问题摆在李家欣面前。在他眼中,后土门村要抓好乡村振兴,走上富裕之路,建强支部是核心,建优“两委”班子是基础,凝聚民心是关键。
一年多来,他先后组织村支“两委”成员召开组织生活会、集中学习二十多次,开展讲党课活动,做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常态长效,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他始终扑下身子、沉下心,倾情工作、吃住在村、与民同乐,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宣讲政策。
脱贫不是终点、是起点。
“乡村振兴路上,一个群众也不能落下。”这是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许下的承诺。“首先要向老百姓讲清楚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这是最要紧的事情。”为保证村民对各项惠农政策明明白白,走访中,李家欣大力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群众知道政策、熟悉政策,才能把握政策、活用政策,才能谋划产业、谋出发展路子。通过政策宣讲,村民对政策知晓度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产业,工作实、作风硬、百姓心中有杆秤。
后土门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突出,李家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脱贫攻坚的任务有多重,乡村振兴的任务就有多重。”李家欣说。他邀请农业专家实地开展种植技术讲座,做好后期技术完善,帮助种植大户学习种植技术,让村脱贫户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山地西瓜种植技术,不用出村就有了收入。他还多渠道沟通联系,帮村民打通农产品销路,与村脱贫户签订了玉米购销协议,不用出门就销售了玉米,增加了收入。面对产业发展任务,他通过多次分析、深入研判,并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开会商定,确定了盘活闲置土地带动集体增收的思路,将村委后面闲置集体土地改造为4个高标准大棚,作为先行产业示范,种植葡萄和草莓,蹚出了一条产业致富的发展新路。
既然选择,就不后悔,一声书记,一生书记。
驻村期间,李家欣跑腿为全体村民缴纳医疗保险,同时发动村干部与村民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健康政策宣传和医保报销服务。结合全市“六乱整治”活动,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大活动,全面清理了村内、村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秸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居住环境干净有序。
“很庆幸我能成为后土门村的第一书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进取的身影,刻下奋斗的印迹,不负重托,不负使命,不负年华。”这是李家欣的深情告白和郑重承诺。(吕梁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