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镇沙窑村丰富市民的菜篮子鼓起贫困户的

暮春四月,春和景明,走进沙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大棚中一垄垄甜瓜、西红柿、豆角苗青翠欲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这个大山中的蔬菜基地已经成为拥有暖棚近30栋、亩产公斤以上优质蔬菜、带动全村25户贫困户、70余人脱贫致富的蔬菜种植基地。

变化始于年,随着近年来城市的扩建和常住人口的增多,我县原有的蔬菜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全县蔬菜供应严重不足。市政法委驻沙窑村工作队抓住机遇,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核桃林、山下种大棚”的产业发展思路,利用沙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努力把沙窑打造成县城的“菜蓝子”基地。

市政法委驻沙窑村工作队长齐壮飞

年的时候,我们争取投资了46万元修建了十五个大棚,然后通过村委+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来运行,也就是说村委将十五个大棚统一承包给咱们合作社进行管理,合作社再承包给农户,通过这种模式来进行运行。农户交的承包费,我们主要是用于深度贫困户的救助、产业发展的后续的投入。通过、年的建设运行,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平均每个大棚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所以我们在年后半年争取了万元修建了大棚十个,全部交给贫困户进行种植,目前,大棚已经全部承包出去。

针对广大大棚种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缺技术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多方联系,特邀省、市、县各级专家为种植户手把手传授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从蔬菜种植现状入手,分析病虫害防治前期、中期的预防措施,详细讲解西红柿、甜瓜等果蔬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种植户带来了一场场科技“及时雨”,极大的降低了病虫害风险。

沙窑村贫困户潘挨光

我们在学技术的基础上,自己挑选种苗,花样多了买的人多,去年就是供不应求,今年我们总结去年的经验,我们又加大技术,加大了种植的选苗,现在每天在棚里奋斗,吃到了这个甜头,种上两个棚收入上2万至3万也能生活了。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沙窑村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年,市政法委驻沙窑村工作队计划再加大投入,整合资金50万元,新建大棚10余栋,进一步丰富市民们的“菜篮子”、鼓起贫困户的“钱袋子”。

市政法委驻沙窑村工作队长齐壮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取资金,扩大大棚产业的发展,努力将沙窑村打造成咱们石楼县的菜篮子。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9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