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由古槐剪刀面天下黄河第一弯黄河系

引言—名字由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水南道侧有二石楼,相去六七丈,双跱齐竦,高可丈七八,柱圆围二丈有餘,石质青緑,光可以鉴。其上欒櫨承栱,雕簷四注,穷巧綺刻,妙絶人工。”《元和志》卷12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

石楼县今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管辖。

黄河图

黄河自北向南沿西部县界流经石楼县,屈产河、义牒河等支流在石楼汇入黄河主干流。

天下黄河第一弯

天下黄河第一弯位于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最佳观景点为马家畔,被誉为“万里黄河上最美丽的弯”。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弯。

站在马家畔观看,远窄近宽、远低近高,水流酷似圆圈,山体极象馒头,山上枣林密布,黄绿相间。该弯水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面最窄处米,最宽处米,自辛关黄河大桥至第一弯出弯处14千米,海拔落差仅为30米。年2月,毛泽东率领东征红军由陕西清涧进入辛关,其间写成著名的《沁园春·雪》。

兴东垣东岳庙

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年)、明崇祯十四年(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前院东西廊房各三间,后院东西窑洞各五间,大殿两侧东西垛殿各三间。大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月台,前廊进深两椽,占总进深的三分之一,形制特殊。柱头卷刹明显,收分显著,具有早期建筑特征。柱础覆盆式雕牡丹图案,四周檐柱之上设柱头斗栱,无补间,柱头枋叠架三层,为一斗三升式。殿顶黄、绿、蓝三色琉璃覆盖,为明清遗物。殿内东西两壁有明末壁画36平方米。大殿脊槫下有大明崇祯十四年(年)重修题记。

永由古槐

石楼永由古槐位于石楼县裴沟乡永由村中。古槐枝粗壮,似盘曲而逸飞,如神龙冲天欲起,若巨蟒回首望月;皮极糙,凹凸不平,峥嵘尽显,风华皆孕;根极深,极粗壮,8人拉手,犹不能怀抱其身;树中空,人能直挺进内,小儿还可上下爬窜,左右跳耍;树身有四处先后曾现群枝新发,留有“枝苔”。人们说一苔可见证一千年历史,永由古槐四千年仙寿由此得知。

民俗文化—剪刀面制作技艺

剪刀面是山西民间的特色面食名吃,流行于晋中、晋南等地,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称剪鱼子。相传,黄河东岸渡口的巧姑出嫁到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让她下厨擀面条。巧姑因不会做饭而受到婆婆的责骂,后来在邻居大娘、大婶的启发下,她用剪刀剪出面条从而消除婆媳间的隔膜。河东一带的主妇们听说此事,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剪刀面”不胫而走,流传于晋南各地。

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余根,令人目不暇接。煮时稍闷,盛碗上桌,讲究配四味碟、四菜码,筋滑利口,风味别具。正所谓“剪不离赛闪电,两头尖尖中间胖,根根条条五厘长,恰似银鱼白浪翻,配料得当色泽艳,味出厨房十里香”。

吕梁民歌

吕梁民歌发源于黄河流域,是祖祖辈辈的吕梁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它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已有之的春节“闹红火”习俗紧密相联。离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关于乐舞百戏和秧歌的内容,可见当时吕梁区域歌舞已经十分盛行。

民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它是人们生活中“乐”的调节,“生”的追求,“性”的渴念,“情”的自觉。人们通过吕梁民歌这一媒介构建了朴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民歌成为吕梁人生产生活的需要,成为精神世界的需要。

后序

石楼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诉说着远古文明,是全国最大的三个殷商青铜器出土方国之一,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龙形觥”等便在石楼出土。夏为鬼方,商叫沚国,春秋称屈邑,西汉名土军,北魏置岭西,隋初改石楼,并沿用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大美山西、大美吕梁、大美石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6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