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角镜bull石楼县田家山村

白癜风学术研讨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75.html

年2月6日,一篇《石楼田家山村:4.4万余斤新谷子全部卖出》的新闻稿记录了该村第一书记赵凤龙在扶贫一线的“实验”——用“公司+第一书记+农户”的模式卖粮,而且公司实行上门收购,让村民们立马拿上现钱。第一次,田家山村全村的谷子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全部卖出;第一次,田家山村的村民坐在自家的炕头就把谷子换成了钞票。4.4万余斤谷子,近9万元的收入让驻村第一书记赵凤龙认定了一个事实,对于世代耕种的村民来说,种谷子难不倒他们,难的是谷子卖不上价:扶贫产业需要和市场对接,在市场中实现价值。

“我们村的谷子不仅要卖得出,还要卖得高!”这是汾阳市太和桥街道实验小学派驻到龙交乡田家山村的第一书记赵凤龙对村民的承诺。

11月15日一大早,记者再次驱车来到隐藏在层层群山中的田家山村。一进村,丰收后的谷子、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秸秆把大地点缀得一片金黄,看得出,今年丰产啦。至于丰产是否丰收,我们跟着赵凤龙书记走进工作队驻地,一进门,室内的热气扑面而来,模糊了他的眼镜,随热气一块涌向他的还有早已等候在驻地的村民们。

“赵书记,咱的谷子多会儿收了,我家婆姨天天追着我问。”

“今天就开始,先上你家收,省的你婆姨心焦。”

“赵书记,你前几天说,今年咱的谷子一斤2.53元,这可比市场价高着了,是真的不?”

“这不,咱们汾阳市汾阳皇米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在这了,不信,你问他们。”

“赵书记,这价格好着哩,明年我还想扩大种植面积,你看能行吗?”

“行啊,有啥不行,你只管种好就行,卖的时候有我了。”

“赵书记,你是能人,这村里的谷子你能卖了,那这高粱、玉米你能不能也给我们想想办法呀?”

“你啊,心眼就是多,我早就想着这事了,已经和相关公司在商量了,这几天价格不好,我正努力和他们谈个高价,再等等。”

……

村民们将正在擦眼镜的赵凤龙拉到火炉旁,你一言我一语地问道。是啊,如今关于谷子的大事小情,村民们都爱找他。

气氛融洽的“访问”中,记者压根插不上话,只是忙坏了手中的笔:田家山村现有55户贫困户,亩的晋谷21号(比去年多了多亩),能收40万余斤,一斤2.53元,那就是多万的收入。谁能想到,两年前,村民眼中填饱肚子的口粮,如今竟成了脱贫致富的支柱。

随后,记者跟着收粮“大军”挨家挨户地上门收谷:一袋袋饱满金黄的新谷、一沓沓有零有整的钞票,惹得在场所有人喜不自禁。

不一会,灰暗的天空洋洋洒洒地飘起了雪花,看来明年的田家山又要丰收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4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