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宿迁县城在明朝万历四年(公元年)北迁重建的基础上,县城及周边的主要街道、建筑的规模已趋定型。基本上就是历代《宿迁县志》中所载。但在欧洲人的眼里,清朝初期的宿迁县城是个什么模样?我们可以从欧洲荷兰使者曾途经宿迁县城所写的书籍里,搜寻到历史的佐证,并予补遗、纠误。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年出版包乐史庄国土著《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一书,翔实记述了荷兰为寻求全中华帝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派遣使者上北京朝见清朝顺治皇帝的经过。清顺治十二年(年)7月19日,荷兰使团一行16人在两个高级商务官率领下,从荷占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即今雅加达出发,首先到达中国广州。在广州耽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沿着那条长达公里、历代来自南方的外国使节朝见中国皇帝的传统贡道,向北进发。他们首先乘拖船逆水溯北江穿过广东省,然后骑马翻越广东、江西两省交界处的大庾岭。到江西省后再乘拖船沿赣江而下,经过长江边上的南京。从扬州入淮扬运河,经淮安的淮河、宿迁的夺泗入淮的黄河,到山东、河北的黄河及其它水陆道路,到达首都北京。至他们离开中国大陆前后经历两年。《清实录》中有荷使在北京朝见顺治皇帝的记载。荷兰使团经水道路过宿迁县城北上之事,《宿迁县志》中并没有记载。《荷使初访中国记》一书作者约翰?尼霍夫是荷兰使团的随员。该书除文字记载外,还绘有沿途主要景观图画百余幅。其中就有“桃园”(今泗阳县)、“宿迁”(原宿迁县城)的两幅图画。其与今宿迁市的原宿迁县有关图文记载,予以摘录并解读。
约翰?尼霍夫
清顺治十三年(年)5月26日,荷兰使团乘船“到达淮安”。29日“到达黄河的一条支流……我们到桃园县后,就又驶入皇家运河。”“6月1日我们航越小城宿迁县。该城位于一座丘陵脚下,运河右岸,距桃园县八十里。我们到达该城时,看见该城右边有一座宝塔,建造得又高又美。这个小城只有一个城堡。因此有人说此地只能算是一个乡镇。但无论如何,此地适合航运,人口众多。当天下午我们再次驶入运河。当晚就在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过夜。6月6日,我们经过著名的大镇泇口。进入山东省。”
以上史料按今日的地理环境指认,很难找准“坐标”,甚至南辕北辙。兹结合清朝初期的宿迁县城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予以逐一解读。
约翰?尼霍夫笔下的桃园县
约翰?尼霍夫笔下的宿迁县
所谓“到达淮安”,并非今日的淮安市区,而是原“淮安县”城北的“末口”即“山阳渎”。所谓“桃园县”即今“泗阳县”。所谓“黄河的一条支流”“皇家运河”,都是指当年通航的自北向南流经徐州、宿迁、桃园、清江浦入淮河的黄河。在外国人的眼里,这河流就是“运河”。
今宿迁地古代有两条水道经过:一条是自今安徽省东北睢溪,东南流经宿州、灵璧、泗县转入江苏省宿迁境汇入泗水的“相水”。因地处相水下游,故秦朝设置“下相县”。汉后相水为睢水所取代。再后睢水夷为平地。另一条是源于山东省鲁中山地新泰太平顶山西麓,西南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城、微山等市县,进入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入淮河的“泗水”。自汉代特别是宋代以后,流经江苏的泗水多次被黄河所吞噬,即所谓“黄河夺泗入淮”,江苏地的“泗水“之名遂为“黄河”所取代。清朝顺治年间的宿迁县境,只有一条南北通航的黄河(原泗水)。至于“中运河”即“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是后之康熙年间才开挖的。基于如上对清朝初期的历史地理背景的了解,荷兰使团北上途经宿迁县城的史实,就容易解读并知其参考价值了。
年中国大运河两岸水利示意图江苏段
所谓宿迁县城“位于一座丘陵脚下”,即县城北郊丘陵突兀处的小山包,俗称“马陵山”。其实马陵山地跨山东省临沭县、郯城县、江苏省新沂市、宿迁市北境,是低山丘陵。以下接苏北大平原。明朝末期宿迁县城就建在“马陵山”丘陵尾部坡地。故荷使称之为“一座丘陵脚下”。所谓“运河右岸”,这个“运河”并不是后世康熙年间开挖的“中运河”即“京杭大运河”宿迁段。而是当年南北通航的黄河即今废黄河(原泗水)。判断江河左右岸的方位,是以人面向河道顺水流即下游的方向,左手边的河岸即是左岸,右手边的河岸即是右岸。比如长江是从西向东流,长江的北岸即为左岸,长江的南岸即为右岸。同理,当年的宿迁地的黄河从北向南流,宿迁县城是在黄河左岸即东岸。但为什么荷使书中写的宿迁县城在“运河右岸”呢?这是因为荷使的船队是沿黄河(他们视为运河)逆水流向北行驶。在他们的眼中,在黄河左岸(即东岸)的宿迁县城就是“运河右岸”了。该书所绘“宿迁”图景,是作者面对黄河东岸的宿迁县城而“写生”的。近景的河面就是县城的黄河码头。远处丘陵顶端的一大建筑物就是宿迁道教中心马陵山玉虚观真武大殿(其址即今马陵公园内的“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基座)。丘陵脚下的建筑群就是宿迁县城。清朝顺治年间宿迁县城的城门楼(即荷使眼中的城堡)是四座,即:东城门楼曰阳春,西城门楼曰镇黄,东南城门楼曰迎薰,西南城门楼曰河清,北城墙仍未置门,上建一亭曰餐秀。荷使书中误记为“只有一个城堡”,大概是因为西城墙所置的“镇黄门”,周边没有其它建筑物,孤独矗立濒临黄河,非常“抢眼”印象深刻。加之时间仓促,他们未见县城的全貌,致使错觉为“只有一个城堡”。他们所说的“此地适合航运,人口众多”,这绝非传言的“此地只能算是一个乡镇”,而是一座壮观的古城。荷使书中所记“该城右边有一座宝塔,建造得又高又美”,这就是实地标志之一。
明末期马陵山真武大殿
明末期建的宿迁县城西城门楼
考这座“宝塔”的建造时间,当在明朝万历五年以后至清朝顺治十三年之前的数十年间所建。记载明朝万历五年以前的宿迁第一部县志对之没有记载。但清朝康熙年间的县志也无载。没有记载不等于不存在。荷兰使团在该书中相互印证的这座“宝塔”图文,就是真实的证据。可以作为后世修志的“补遗”。其所以“漏载”,是因为历代修志者多套用前志的内容。抑或在修志者眼中,这座宝塔无足轻重,无记载价值,也就“自生自灭”了。结合实地对照图文考察,其遗址应当在宿迁县城的东郊。由此联想后世道光年间建造的“奎星阁”(俗称“奎星楼”)的位置,可能就是此宝塔的原址。
荷使在宿迁县城逗留不足一天,船队随即离开沿黄河北上,“当晚就在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过夜”。考这个“小镇”只能是当今宿迁市湖滨新区的皂河镇。皂河原为河名,源于山东省郯城县墨河。因“墨”与“皂”都近黑色,其义相同,墨河就传为皂河了。该河流入黄河,濒临骆马湖。这一带在明朝末期即具集市雏形,至清朝顺治年间已形成“小镇”。
荷使6月1日“当晚”在皂河镇“过夜”。6月2日至5日其行踪书中没有记载。该书至此就是荷兰使团在北上途中,与宿迁县有关的图文记载。至于所记“6月6日我们经过著名的大镇泇口,进入山东省”,经考:泇,水名,该河在山东省境内。流至江苏省邳县(今邳州市)西北泇口镇入黄河。荷使船队就是沿黄河从宿迁县皂河镇到达邳县泇口镇,而进入山东省的。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泇口镇因水运兴盛名闻遐迩。故荷使在书中称“著名的大镇泇口”。随着时势及地理环境的变迁,昔日的邳县泇口镇已沦为今日的泇口村了。
作者简介
刘云鹤,江苏省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编审职称;县级《宿迁市志》总纂,年该志书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审核:张克军
编校:李智
发布:赵苏山
长期征稿
稿件内容要求: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宿迁故事。
欢迎围绕一个主题,撰写系列文章。
欢迎稿件配原创图片。
每篇文章字数在字左右。
来稿一经采用,即支付相应稿酬。
投稿邮箱:sqn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