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之都,千年石城浙江缙云县国土空间总

1.缙云县简介

缙云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丽水东北部,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年,全县面积平方公里,包括3个街道、7个镇、8个乡。总人口46.66万人。年,缙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财政总收入31.78亿元。

唐武德四年(年),李子通改东阳郡为婺州,升永康为丽州,分置缙云县,属丽州。八年,废丽州及缙云县,仍属永康县。万岁登封元年(年),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再置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名,属括州。天宝元年(年)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年)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年)因避德宗讳(名适,音kuò),改括州为处州,缙云县属之。年5月,缙云解放,属丽水专区。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缙云县属之。年7月,撤销丽水地区,建地级丽水市,缙云县属之。

缙云县境内仙都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缙云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缙云县行政区划图

2.目标战略

形象愿景:花园首站地,千年古石城。

城市定位:制造之城——全省大花园核心区生态工业高地;开放之城——丽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先行地;魅力之城——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以黄帝文化为特色的休旅名城,品质生活的暖心之城,特色创新的智造名城”。

缙云风光

阶段目标:展望年,高质量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天蓝水澈、土净田洁、自然和谐、养生福地、绿色繁荣的现代化美丽缙云全面呈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牢固建立,生态环境秀美清丽、经济活动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好,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并最终统一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形成,成为美丽中国的样板地和模范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缙云经验。

区域协同:联金融丽,融入新协同。在“一带三区”的新格局中,围绕“万亩千亿”发展目标,融入丽水全市工业平台统筹整合,争创丽水国家级高新区,和丽水经济开发区、青田经济开发区一同,构建全市三大产业平台。四大产业协同战略:拓展国际合作;融入区域一体化;升级山海协作;创新产业模式。

区域旅游联动

空间策略:绿水青山: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保育青山绿水的生态空间。魅力镇村:优化镇村布局与风貌提升,塑造美丽特色的乡野空间。产城融合:区域联动,产城融合,建设生态工业高地。山水城融:保护缙云山水城融的整体格局,打造魅力城市。

缙云城市风光

3.国土空间总格局3.1总格局

构建“U型环绕,双核多点,轴线联动”的县域空间总体结构。

U型环绕:仙霞岭、括苍山环绕构筑的县域生态屏障。

双核多点:主城区、壶镇镇两大核心和魅力发展的各乡镇节点。

轴线联动:“十字走廊”城市发展轴线;“魅力T带”乡村振兴魅力带。

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3.2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

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

3.3生态空间

构建“两屏一带七廊八核”的生态安全格局。

两屏:东部括苍山脉、西部仙霞岭余脉。

一带:好溪滨水绿化带。

七廊:新建溪、吴岭溪、章溪、汉溪、浣溪、棠溪、北山溪。

八核:五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三个源头水源涵养区。

生态安全格局

3.4自然保护地体系

以自然公园为主,全面推进全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目的地。

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3.5生态廊道

识别构建生态网格脉络。

在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内在关系和生态过程的基础上,识别生态源地,提取道路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和生物迁移廊道,构建缙云县生态网格脉络,保障生态过程、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提高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态廊道分布示意图

4.农业空间4.1农业发展格局

构建“一群两区三带三园”发展格局

以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构建“一群两区三带三园”的发展空间格局。结合各乡镇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大力推广“1+N”的模式,经过3-5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乡一特”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业发展格局

4.2做强特色产业、稳固粮食安全基石

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茶产业,以茶旅融合为发展方向,推进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推广“中华土蜂”优良品种,促进蜜蜂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稳定发展水果产业,以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方向,发展水蜜桃、杨梅、葡萄精品。

构筑“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数量: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质量:实施万亩方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生态: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广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4.3完善“两级五类”村庄体系

两级。中心村:人口、产业要素、功能集成;基层村:控制引导、完善要素。

五类。

城郊融合类:逐步推进城镇化社区建设,集约利用土地,承接城镇功能和产业外溢。

集聚建设类:吸纳周边小而散的村庄,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产业集聚中心村。整治提升类:一般村中规模较大功能相对完善,不进行开发建设,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拆迁撤并类:主要为地质灾害和生态保护红线内村庄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逐步引导搬迁。特色保护类:具有历史和自然特色的村庄,建设中保持其完整性,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5.城镇空间5.1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一副,四级多点,三乡迸进”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主一副:主城区县域中心和壶镇镇县域副中心。

四级多点:新建镇、舒洪镇、大洋镇、双溪口-溶江四个特色节点和其他基层服务乡镇。

三乡迸进:东乡、西乡、南乡三大片区同步发展。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图

5.2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一芯两翼,四城一体”。

一芯两翼:中部花园里:仙都景区-黄龙景区;北翼创新城:新碧、新建联动区域;南翼生活城:缙云主城区;

四城一体:主城区高铁文体城、古石城、风尚城、城南创业城四大片区。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

5.3产业平台

两园驱动,创建整装产业大平台,丽缙园和开发区整合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丽缙园:整合优化壶镇镇、东方镇等产业区块。

缙云经济开发区:整合五东工业功能区、舒洪镇螺蛳岩工业小区、新建镇洋山工业功能区。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图

5.4乡镇差异发展

引导乡镇差异化发展。结合县域各乡镇发展定位和特色资源禀赋,差异化乡镇定位,引导乡镇特色发展路径。

乡镇职能体系结构

6.基础设施体系6.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系统:三高两普。高速铁路:杭丽铁路、甬丽铁路、金温高铁;普通铁路:金温铁路、金台铁路。

轨道交通:一横一纵。一纵:金温铁路城际线;一横:五云-壶镇轨道交通线。

高速公路:三纵两横。三纵:金丽温高速、合肥至温州高速、缙青高速;两横:台金高速、缙云至江山(广丰)高速。

国省道网络:四纵两横。四纵:G、S、S、S;两横:S、S。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6.2公共服务体系

学有优教:至年规划县域小学班;至年规划县域初中班。

病有良医:至年每千人床位数达6.0张;至年规划县域总床位数张。

老有颐养:至年每千名60岁以上老人床位数达40张。

健有佳所:新增1处全民健身中心;新增1处体育公园。

文有所化:新增1处县级非遗馆;新增1处科技文化发展中心;新增1处全民活动中心。

7.历史文化与魅力空间7.1城乡风貌

以仙都景区为核心,以全域景区资源为依托,通过美丽公路、绿道、溪流向周边文旅片延伸,打造全域四大风貌片区,整体形成“一心五节点、五脉四片”的城乡风貌格局。

一心:仙都景区。

五脉:以仙都景区为核心,向四片文旅核心区延伸;

四片:锦绣山河风貌片——仙都文旅环;耕读传家风貌片——河阳笕川环;古境探幽风貌片——南乡野趣环;返璞归真风貌片——大洋石笕环。

城乡风貌

7.2构造山环水嵌、公园营城的城市格局

缙云市中心城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城市特征,结合山体地形变化,自北向南被划分为三大组团,整体形成“山城相融渐次生,青山缓丘活力谷,三溪链珠魅力湾”的空间意格局。

空间意格局

7.3塑造山城互望、门户识城的空间标识

围绕七大入城门户,结合山水景观,重点营造五大门户节点,构建多条眺望廊道,打造具有特色识别性的城镇景观标识。

七大入城门户:缙云西站门户、五云互通门户、缙云互通门户、东渡门户、名山湖门户、婆媳岩门户、平黄线门户。

七大入城门户

五大门户节点:名湖客厅节点、紫薇客厅节点、湾潭客厅节点、轻旅客厅节点、高铁客厅节点。

五大门户节点

7.4聚焦文化自信、人间仙都的历史底蕴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壶镇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新建镇河阳村。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1个:新碧街道黄碧村村。

中国传统村落13个、浙江省传统村落36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87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